红古区编办“五措施”推进机构编制重点工作
信息来源:
文章作者:红古区编办
采集时间:2016-04-20
今年,红古区编办紧紧围绕“深化改革、简政放权、控编减编、依法行政、从严治办”五个新常态,采取“五措施”推进机构编制重点工作。
一是全面深化改革,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。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情况、新趋势、新问题,进一步增强深化改革意识,以创新的理念,拓展改革新空间。重点做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、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、社会体制改革、教育体制改革等6项改革任务。
二是推进简政放权,持续激发社会市场活力。围绕“接、放、管、服”四个方面,拿出硬措施,打出组合拳,使企业和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。在“接”上下功夫,在承接上求到位,确保事项规范运行。在“放”上下功夫,在放权上求实效,满足人民群众期盼。在“管”上下功夫,在监管上求创新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。在“服”上下功夫,在服务上求提升,激发“双创”热情潜能。
三是从严控编减编,切实优化机构编制资源。牢固树立“编制就是法规”的观念,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形成机构编制“红线不能触碰、底线不能逾越”的法治理念,实现依法管编。着力做好落实控编减编要求、严把人员出入编审核关、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、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机制等方面工作。
四是强化依法行政,积极服务法治政府建设。针对依法推进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,要将依法行政、依法办事的理念融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,把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成为新常态。切实做好权责清单管理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、网上名称管理、机构编制督查等工作。
五是坚持从严治办,努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。牢固树立“从严治办”理念,不断锤炼党性、转变作风、提升能力,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、业务精湛、作风优良、素质过硬的机构编制工作队伍。重点以打造学习型、改革型、廉洁型、服务型“四型”编办为目的,着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,强化机构编制部门服务保障能力。
一是全面深化改革,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。面对新常态下的新情况、新趋势、新问题,进一步增强深化改革意识,以创新的理念,拓展改革新空间。重点做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、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、社会体制改革、教育体制改革等6项改革任务。
二是推进简政放权,持续激发社会市场活力。围绕“接、放、管、服”四个方面,拿出硬措施,打出组合拳,使企业和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。在“接”上下功夫,在承接上求到位,确保事项规范运行。在“放”上下功夫,在放权上求实效,满足人民群众期盼。在“管”上下功夫,在监管上求创新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。在“服”上下功夫,在服务上求提升,激发“双创”热情潜能。
三是从严控编减编,切实优化机构编制资源。牢固树立“编制就是法规”的观念,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形成机构编制“红线不能触碰、底线不能逾越”的法治理念,实现依法管编。着力做好落实控编减编要求、严把人员出入编审核关、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、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机制等方面工作。
四是强化依法行政,积极服务法治政府建设。针对依法推进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,要将依法行政、依法办事的理念融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,把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成为新常态。切实做好权责清单管理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、网上名称管理、机构编制督查等工作。
五是坚持从严治办,努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。牢固树立“从严治办”理念,不断锤炼党性、转变作风、提升能力,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、业务精湛、作风优良、素质过硬的机构编制工作队伍。重点以打造学习型、改革型、廉洁型、服务型“四型”编办为目的,着力提升干部队伍能力,强化机构编制部门服务保障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