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市机构编制网::中共兰州市委编办—电子政务建设
我国机构组织在互联网上有了“身份证”
信息来源:新华网 文章作者: 采集时间:2014-05-16

中国人与身份证一直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。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儿,从购票住宿、到买房结婚等等,无一不需要身份证。所以人们常说:“出门三不忘,身份证、钥匙和钱包”。可见,身份证已然成为所有人都认可的一种身份识别方式。而如今,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,我们的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也有了自己的“身份证”。
  3月1日,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《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网上名称管理暂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正式施行。《办法》规定,各级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网上名称,包括域名和网站名称,由同级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管理和核准,并据此进行域名注册和网站备案。同时,经认证的网站需在首页的显著地方放置网上名称《标识证书》,彻底结束了以往机构组织“无证上网”的状态。
  网上名称更加规范统一
  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是我国重要的执政资源,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在现实生活中,人们往往很容易辨识这些单位,它们通常有特定的标志,有统一的挂牌,有固定的办公场所。然而,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,这些单位在互联网上的“门牌标识”,也就是域名和网站名称,却一直未能有效规范,不利于我国电子政务的长足发展。
  对此,《办法》中明确规定,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根据核准的网上名称,注册和使用规范的域名。其中,党政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注册和使用“.政务”域名,其他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注册和使用“.公益”域名。第一次真正将商务类域名与非商务类域名进行了明确划分,实现了机构实体名称与网上名称的对应统一。
  网站安全得以有效提升
  现实社会里,严格的准入规定、严密的保安系统保障了政府办公楼的安全。而在虚拟、开放的互联网世界,作为“网上办公楼”的政府网站,却常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。
  《2013年中国网站安全报告》显示,中国网站整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,上百万家网站被黑客植入后门。其中,29.2%的网站存在高危漏洞,8.7%的网站遭黑客篡改,而政府类网站已然成为漏洞攻击的首要目标,全年平均遭受攻击次数高达5471次。
   此次网上名称的规范,从源头上切断了恶意篡改网站地址等黑客攻击手段。同时,政务和公益机构域名注册管理中心作为注册管理机构,也将对“.政务”和“.公益”域名及对应网站进行实时安全监控,以确保域名与网站的安全运行。
   网上办事更加快捷安心
   “找对了门,才能办成事儿”。如何在海量的搜索结果中准确辨识真假网站,一直是困扰网民的难题。《办法》中对于网上名称《标识证书》的规定,相当于为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进驻网络颁发了“身份证”。有了这个身份标识,老百姓就有了辨识的依据,在互联网上寻求政务和公共服务将更加便捷、可靠、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