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中县编办开展“明标准、找差距、树形象”活动,提升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质量
信息来源:
文章作者:榆中县编办
采集时间:2016-07-05
为了更好的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确保学习不流于形式,榆中县编办以“明标准、找差距、树形象”为抓手,从高处着眼、实处着手,确保学习教育扎实推进。
明标准。即学习党章学规,明确做合格党员的标准;学习系列讲话,明确做“四有”干部的标准。县编办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、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、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,将党章党规、系列讲话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重点内容,通过学习教育,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自觉用合格党员的标准来审视自己、鞭策自己,将党员标准内化于心,模范遵守党章、贯彻党章,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。引导全体干部着眼新时期、新阶段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要求,坚持“心中有党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、心中有戒”的四有要求,保持干事创业、开拓进取的精气神,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,争做党和群众满意的好干部。
找差距。即对照党章党规,查找自身与合格党员的差距;对照系列讲话,查找自身与“四有”干部的差距。通过深入学习党章党规,以党章为镜,以党规为尺,组织党员对照党章党规,着力查找理想信念的苗头性问题、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、服务水平的差距问题,剖析自己在业务能力、工作作风、遵守纪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,为自己列出问题清单,制定整改时限,逐一整改落实,努力与合格共产党员看齐。对照系列讲话,查找新形势、新任务下,机构编制干部在为民服务、责任落实、廉洁自律上的差距。通过“找差距”,进一步明确了差什么、改什么、怎么改,在“找差距”中辨明方向、认清目标、激发动力,进一步增强干部的群众意识、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。
树形象。即树立共产党员的形象,树立“四有”干部的形象。围绕县委发展思路,大力实施“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行动”、“干部作风锤炼行动”和“先锋引领行动”,强化党员党性意识、宗旨意识,改进干部作风,提升工作效能。全体党员干部“戴党徽、亮身份、明职责”,制作党员干部桌牌,亮明党员身份及职责,公开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职责、联系方式等,树立了党员干部新形象,强化了机构编制工作的落实。健全工作考核机制,每月召开工作小结会议,鼓励先进,督促后进,激励全体干部立足本职、爱岗敬业、勤奋工作、创先争优,努力争当“四有”干部,通过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激发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正能量。
明标准。即学习党章学规,明确做合格党员的标准;学习系列讲话,明确做“四有”干部的标准。县编办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、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、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,将党章党规、系列讲话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重点内容,通过学习教育,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自觉用合格党员的标准来审视自己、鞭策自己,将党员标准内化于心,模范遵守党章、贯彻党章,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。引导全体干部着眼新时期、新阶段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要求,坚持“心中有党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、心中有戒”的四有要求,保持干事创业、开拓进取的精气神,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,争做党和群众满意的好干部。
找差距。即对照党章党规,查找自身与合格党员的差距;对照系列讲话,查找自身与“四有”干部的差距。通过深入学习党章党规,以党章为镜,以党规为尺,组织党员对照党章党规,着力查找理想信念的苗头性问题、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、服务水平的差距问题,剖析自己在业务能力、工作作风、遵守纪律等方面存在的差距,为自己列出问题清单,制定整改时限,逐一整改落实,努力与合格共产党员看齐。对照系列讲话,查找新形势、新任务下,机构编制干部在为民服务、责任落实、廉洁自律上的差距。通过“找差距”,进一步明确了差什么、改什么、怎么改,在“找差距”中辨明方向、认清目标、激发动力,进一步增强干部的群众意识、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。
树形象。即树立共产党员的形象,树立“四有”干部的形象。围绕县委发展思路,大力实施“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行动”、“干部作风锤炼行动”和“先锋引领行动”,强化党员党性意识、宗旨意识,改进干部作风,提升工作效能。全体党员干部“戴党徽、亮身份、明职责”,制作党员干部桌牌,亮明党员身份及职责,公开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职责、联系方式等,树立了党员干部新形象,强化了机构编制工作的落实。健全工作考核机制,每月召开工作小结会议,鼓励先进,督促后进,激励全体干部立足本职、爱岗敬业、勤奋工作、创先争优,努力争当“四有”干部,通过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激发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正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