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中县三项措施推进审改工作
信息来源:
文章作者:榆中县编办
采集时间:2015-08-14
今年以来,榆中县围绕“接、放、管”,采取三项措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上台阶。
一是切实做好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。对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,要求相关单位主动沟通衔接,及时制定承接方案,避免出现审批工作“断档”。相关单位延伸服务领域,主动提供政策咨询、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,确保接住管好。
二是建立工商前置审批调整为后置审批的部门间衔接机制。要求相关许可部门应事先将许可项目的办理要件、工作流程、办事指南等材料交工商部门,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,工商部定期将须办理许可证件的市场主体名单公布在网上,相关审批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,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办理行政许可证件并依法履行管理职责。
三是做好非行政许可审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相关工作。对涉及非行政许可审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的,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论证、审核、认定等工作,防止出现管理缺位。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事项的信息公开制度,减少办事程序。同时,结合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推行,准确界定非行政许可审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后的权力类型,纳入权责清单进行管理。
一是切实做好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。对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,要求相关单位主动沟通衔接,及时制定承接方案,避免出现审批工作“断档”。相关单位延伸服务领域,主动提供政策咨询、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,确保接住管好。
二是建立工商前置审批调整为后置审批的部门间衔接机制。要求相关许可部门应事先将许可项目的办理要件、工作流程、办事指南等材料交工商部门,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,工商部定期将须办理许可证件的市场主体名单公布在网上,相关审批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,在最短时间内为其办理行政许可证件并依法履行管理职责。
三是做好非行政许可审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相关工作。对涉及非行政许可审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的,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论证、审核、认定等工作,防止出现管理缺位。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事项的信息公开制度,减少办事程序。同时,结合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推行,准确界定非行政许可审批调整为政府内部管理事项后的权力类型,纳入权责清单进行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