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委省政府批准我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
信息来源:
文章作者:市编办机关处
采集时间:2014-08-07
2014年7月25日,《兰州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由省编委审核,经省委、省政府批准印发,标志着我市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正式启动。《方案》凸显了四个特点:
(一)更加注重推进市政府职能转变。此次政府机构改革,将政府职能转变放在了首要任务,充分体现了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。《方案》要求,把政府职能转变、简政放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、政府与社会、政府层级间的关系,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认真梳理规范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职权,着力改进政府管理方式,不断加强基本公共服务,坚持推行依法行政。
(二)更加注重科学合理设置市政府工作部门。按照《方案》要求,市政府机构改革涉及调整的部门18个。一是积极探索“大部门”管理体制,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交通运输委员会;二是加强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职能,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、理顺市工商管理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体制;三是着力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的问题,组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、市生态建设管理局;四是规范机构设置,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;五是理顺权责关系,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、畜禽定点屠宰等管理职责和机构进行相应调整。
(三)更加注重统筹推进相关改革。《方案》要求,在推进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,要注重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协调,要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,要推动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,要做好政府机构改革与教育、科技文化、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的衔接,要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,要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,切实做到政府机构改革与相关改革统筹协调推进。
(四)更加注重控制机构编制。《方案》中明确,一是要按照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,严格控制行政编制,不得突破中央和省上核定的编制总额;二是积极探索创新机构编制管理,向深化改革要编制,向科学管理要编制,向信息技术要编制,向提高人员素质要编制,向改进工作作风要编制,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;三是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,严禁条条干预,严禁超编进人,严禁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,坚持用编审核制度。
下一步,市编办将严格按照《方案》要求,做好组织实施工作,积极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,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,扎实开展改革涉及部门“三定”规定的拟订工作,确保在省上要求的时限内,圆满完成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。(张锡祥)
(一)更加注重推进市政府职能转变。此次政府机构改革,将政府职能转变放在了首要任务,充分体现了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。《方案》要求,把政府职能转变、简政放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切实处理好政府与市场、政府与社会、政府层级间的关系,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认真梳理规范政府各部门的行政职权,着力改进政府管理方式,不断加强基本公共服务,坚持推行依法行政。
(二)更加注重科学合理设置市政府工作部门。按照《方案》要求,市政府机构改革涉及调整的部门18个。一是积极探索“大部门”管理体制,组建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交通运输委员会;二是加强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职能,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、理顺市工商管理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体制;三是着力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的问题,组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、市生态建设管理局;四是规范机构设置,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、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由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;五是理顺权责关系,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、畜禽定点屠宰等管理职责和机构进行相应调整。
(三)更加注重统筹推进相关改革。《方案》要求,在推进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,要注重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协调,要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,要推动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,要做好政府机构改革与教育、科技文化、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的衔接,要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,要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,切实做到政府机构改革与相关改革统筹协调推进。
(四)更加注重控制机构编制。《方案》中明确,一是要按照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,严格控制行政编制,不得突破中央和省上核定的编制总额;二是积极探索创新机构编制管理,向深化改革要编制,向科学管理要编制,向信息技术要编制,向提高人员素质要编制,向改进工作作风要编制,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;三是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,严禁条条干预,严禁超编进人,严禁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,坚持用编审核制度。
下一步,市编办将严格按照《方案》要求,做好组织实施工作,积极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,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,扎实开展改革涉及部门“三定”规定的拟订工作,确保在省上要求的时限内,圆满完成市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。(张锡祥)